Posts

釣鉤連接 - 克維拉三股編織捻根付

Image
釣鉤連接 - 克維拉三股編織捻根付 搭船出海以活餌拖釣大型黃尾鰺(紅甘)、紅甘鰺等迴游魚時,需要比雙股更加牢固的3股編織或4股編織。畢竟大魚的拉扯力道很強,如果釣組不夠牢,恐怕一下子就被拖走了。 這裡介紹3股的作法。把3條根付線重疊後,把線纏在釣鉤的軸上繞3圈,然後在線端做出繩圈,穿過鉤頸後用力束緊。到這裡為止,都和前頁的雙股編捻的打法一樣。 接著使用扳手固定釣鉤,然後勾在線上,把釣鉤固定好之後,把變成6條的分成每兩條一組。 反覆讓兩條線交叉後,把第三條重疊以上的動作。一開始要把線拉的很開才好編織。 編織約20次後,最後用其中一組的線打個單結牢牢地固定。再剪掉多餘的長度就完成了。

釣鉤連接 - 克維拉雙股編織捻根付

Image
釣鉤連接 - 克維拉雙股編織捻根付 為了補強鉤項的部份以避免脫落而斷裂就是編捻的功能。大多用於在船釣以大魚為目標時。補強線用的是克維拉這種新材質,方法就是以它來製作雙股的根付。 作法是先連結釣鉤。把克維拉在釣鉤的軸上繞兩圈,接著拉著線頭做出一個繩圈,把它勾在鉤頸上,最後再用力束緊,結頭就形成了。 接著左手按住釣鉤,分別用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等同時拉住多餘的克維拉和母線的克維拉編捻。要按住已完成的編捻以免恢復原狀,然後在兩條線重疊的同時,放鬆拿著釣鉤的手指力道,就可以自然形成兩條很漂亮的編捻了。 用編捻頭的任一前端做出繩圈,讓整條編捻穿過繩圈兩次後束緊,結頭便會形成。這樣編捻就不會鬆脫了。拖釣時,用它來連結活餌是最適當不過了。

釣鉤連接 - 搖頭結

Image
釣鉤連接 - 搖頭結 搖頭釣鉤是鉤石鯛的釣組之一。至於為何會有這樣奇特的名稱,則出於當石鯛咬住魚餌時,釣鉤會前後搖擺,所以會讓魚兒亳無戒心的吞下魚餌。 作法是把鋼絲穿過釣鉤環後做個小繩圈,再打個結固定。如果繩圈過大,會因鋼絲的反彈使做出來的繩圈比自已預期的大。再用鋼絲加繞1圈,記得要纏得緊一點。 如果繩圈的大小和纏繞的緊度都沒有問題了,再把鋼絲的線頭密實的繞在母線上4~5圈,最後剪掉多餘的長度就完成了。 在纏繞母線的最後步驟中,即使扭轉鋼絲也能纏得很漂亮。盡量把搖頭的部分做得順暢一點,這樣才能增加魚兒咬鉤的機率。

釣鉤連接 - 石鯛釣結

Image
釣鉤連接 - 石鯛釣結 這個繩結就是以使用鋼絲而聞名的石鯛釣結。為了讓鋼絲和魚鉤、轉環連接,必須使用朱殊的繩結。這個繩結在熟練之前並不好打,所以一開始不要拿鋼絲纏,反而直接施轉本來要被纏的物體(釣鉤等)會比較順利。 靠這個繩結可以讓鋼絲和魚鉤、轉環直結,因此它是很早以前就已為人知的石鯛釣結。雖然主要用來和箱型轉環連接,但最近使用快速轉環別針的機率大增,所以逐漸被新型石釣結取而代之。 首先,把鋼絲穿過環,在轉環的尾部纏繞2~3圈。這時如果不牢牢壓住,鋼絲馬上因反作用力跑回原處。接著把母線從相反方向穿過轉環。等到確認兩者在轉環順利交叉後,再強力束緊兩袝鋼絲。束緊後,把線頭放在母線鋼絲上亳無空隙的纏繞4~5次,最後用鉗子等剪斷多餘的部分就完成了。

釣鉤連接 - 鋼絲8字結

Image
釣鉤連接 - 鋼絲8字結 說到使用鋼絲的釣組,以日本而言,一定是用在磯上的石鯛釣。因為牙齒堅硬到連鋼絲也能啃咬的魚種並不多。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把釣魚視為一種激烈運動,那麼搏大魚的緊張刺激感就成了一種無可取代的魅力。有時候甚至連鯊魚也會上鉤。能夠應付這種棘手又驚心動魄的時刻,就只有這個繩結了。它的外型單純,基本上就是8字結。 作法是把鋼絲穿過釣鉤環後再用8字結連接,雖然用到鋼絲,但並不是很困難的繩結。 「纏繞的時候要盡量用力拉」,這個原則基本上適用所有連接鋼絲的繩結。如果力道不夠,一下子就因鋼絲的反彈讓剛才的成果前功盡棄了。一定要用力纏才會讓鋼絲好好固定在釣鉤上,也才能發揮它神奇又強韌的結節力量。 用手直接接觸鋼絲的話可能會受傷,在熟練之前,還是戴上作業手套吧!

釣鉤連接 - 塔魯結 Tar Knot

Image
釣鉤連接 - 塔魯結 Tar Knot 可以用來連結重量線和子線的繩結很多。當然,每個繩結有其獨特之處,依場合分別使用最適當的繩結才是聰明的作法。 抱緊結屬於打法簡單的繩結,但是經過數次的纏繞,容易導致子線產生過細或過粗的問題,所以並不適用。而且結頭要負責固定鼻環,如果重量線鬆脫,在水裡的姿勢會變得很不自然,讓魚兒發覺有異。 套索結會讓結頭產生一些空隙,雖然沒有重量線姿勢不佳的問題,作合(發現魚訊揚竿扯動釣線,使鉤子確定刺穿魚嘴)的時候也會吸震,但選擇塔魯結,在乾式毛鉤(Dry Fly)方面的表現卻特別優異。不但強度過人,也能讓重量線如期的維持同樣的姿勢。 作法是把線頭穿過鼻環後,在線端先打個結固固定。把釣鉤穿過剛形成的繩圈後,束緊本線,等到結頭依附在鼻環上就完成了。 釣鉤穿過繩圈時,除了小心不要勾到毛鉤,也要注意結頭的鬆脫問題。

釣鉤連接 - 孫鉤結

Image
釣鉤連接 - 孫鉤結 用新鮮的活餌作餌的拖釣,紀對少不了孫鉤釣組。釣大型的比目魚等場合常常可以見到它的蹤影。方法是把新鮮的沙丁魚等投到比目魚的魚棚,因為能否讓魚餌顯得生龍活虎,好讓目標魚胃口大開,是左右目標魚上鉤的關鍵因素,因此安裝魚餌時必須多花點心思。 除了利用鼻環釣香魚,把下面的釣鉤改為3叉錨鉤的時候也會用到這個繩結。 如果是孫鉤釣組,活餌的口部或鼻子要掛在鉤子的前端,尾鰭要掛在鉤子的中間部位,這樣不但能增加活餌的持久性,也可提高咬鉤的機率。 作法是拿一支針和綁在鉤子上的子線並攏,以子線做出繩圈,再讓整枝鉤子的前穿過繩圈3~4次,一起纏繞在軸上。最後束緊上下的線就完成了。和內掛結的要領相同,鉤子的轉向不論上下都是同一方向。要注意的是如果不拉緊子線,鉤子很容易掉落或旋轉。